加入收藏夹,不迷路
  • 别人很长时间不上网:享受生活,没时间 emo。
    我很长时间不上网:受生活的苦,根本没时间玩手机。 ​​​

    2022-08-14

  • 关于互联网最好也是最坏的是,你很容易就能找到行为想法都和你一样的人。

    2022-08-14

  • 对我们来说,地球上 90% 的地方和我们之间的距离,比国际空间站还要远

    2022-08-14

  • 一些人喜欢强调牺牲精神。牺牲是什么呢?牺牲就是被宰割用以献祭的牛羊。(@MRH2022)

    2022-08-14

  • 今天打车上班,打到一个开车很猛的司机,油门踩得飞起,
    我跟他说,师傅不用着急慢慢开,我只是去上班,不是去死。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看我问说,有什么区别吗? ​​​(@好的吕葡萄)

    2022-08-14

  • 村上春树有一句话 “我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以后也会是” ​​​

    2022-08-14

  • 走出舒适圈的唯一前提是走出去后到的是更舒服的舒适圈。不然千万不要走出。 ​​​

    2022-08-14

  • 劫哥说的话,通俗易懂道理深,道尽了人世间。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和一把好牌、也不是打好一把烂牌,而是你可以发牌。

    2022-08-14

  • “这个人当年仗着自己会读书,看不起我们这种靠父母的,社会会教他做人……” 简直是 2022 年金句,太扎心了做题家们! ​​​

    2022-08-14

  • @鹦鹉史航:这张应该是超女进程中最焦灼时刻的一张抓拍。
    李宇春,张靓颖。
    就觉得青春原来要承受这么多。
    她这个视线与她这个手势,都值得记录。

    2022-08-12

  • @ChineseRock 摇滚地狱 :王小波当年劝外甥姚勇不要玩摇滚,先去挣钱把自己养住时这样说:“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姚勇听懂了他舅的话,放下了摇滚,最终成为了网游大佬
    这是一个关于舅舅治好外甥精神内耗的故事

    2022-08-12

  • @Shuerg:1 一直没发现 2 一直没解决 3 现在没办法 4 你不能说我们错误了 5 下一代有更高的智慧

    2022-08-12

  • @财宝宝:胡公公们的文章,我是研究了很久。他们基本是一个套路:
    1,确实存在这个个别问题。
    2,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3,将来一定会更好。
    4,你不能被坏人带偏了。
    5,我们还要继续研究研究更好的办法。

    2022-08-12

  • 有过回忆并能让彼此成长的才能叫前任,其余那些难以启齿的意外,我管它叫「不小心犯的错」。——wwwGUIA ​​​

    2022-08-12

  • 小时候不想听老师上课,等长大上了班才晓得,若不是为了薪水,老师也不想教你。——Chxxxx ​​​

    2022-08-12

  • 我的问题是,我总是以为我可以在 15 分钟内准备好,而我已经多次证明我根本做不到

    2022-08-12

  • 只要 “阿瓦达索命” 这几个字念起来好使,就一定会有人念。只要黑材料好使,就一定会有人收集。人性一直如此,而且不会改变。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性。 ​​​​(@tombkeeper)

    2022-08-12

  • 我有一些个人爱好,像琴棋游戏电子产品等等,沉迷其中,费钱费时,还耽误正业,以前常常为此苦恼。但是最近两年越来越发现这些爱好的意义。一个人要是能有一些沉浸其中的爱好,就不会把精力都放在为世界操心上面,也没有时间与人缠斗,还能在困顿的时代自得其乐,免于走向精神崩溃。所以,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人生建议的话,我有一条:培养一些个人爱好吧,除了快乐以外,这也能让人变得更纯粹,更能应对外部的风云,也许还能救人一命。(@严锋)

    2022-08-12

  • 今晚我教我的孩子们民主,让他们投票决定看什么电影和订什么比萨饼
    然后我选择了我想要的电影和披萨,因为我有钱。——lardparty ​​​

    2022-08-12

  • 战时临时设置的机构战后裁撤不了,战时临时下放的权力在战后无法收回,战时事急从权形成的利益链条在战后停不下来,是困扰人类社会已久的顽疾。明朝灭亡几十年了,满清还在征 “辽饷”,铁锅炖自己听起来当然不吉利,奈何钱真香,干脆换个名字纳入正赋,用流行词讲,normalization 了(@幻想狂劉先生)

    2022-08-12

  • 郑成功在两岸都是公认的民族英雄。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
    郑成功的父亲叫郑芝龙。郑芝龙还有个名字,叫尼古拉斯・加斯巴德。因为他是天主教徒,所以有教名。当然,洋人不太喜欢郑芝龙这个天主教徒,因为他信耶稣的方式是给耶稣上香……
    郑芝龙会好几国语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还有日语。郑芝龙还娶了日本媳妇 —— 没错,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姓田川,叫田川松。
    所以,郑成功这个人,我觉得是孟子华夷之辨思想最好的例子。(@tombkeeper)

    2022-08-12

  • 十几年前来到城市,我和朋友们踌躇满志,没事就唱「我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这类歌,看上去踌躇满志。如今十几年过去,刚才嘴里哼哼的是「舞女也是人,心中的痛苦向谁说」 ​​​(@田浩 Ty)

    2022-08-12

  • 我发现一个现象,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大平台,大商超,都是拿大品牌吸引流量,收割小卖家。
    大品牌自带流量,不论是天猫京东还是各大超市,入驻成本都很低。平台再补贴一些,把消费者吸引进来。
    那平台靠什么赚钱呢?当然是广大小卖家。
    小品牌进去根本没流量,你想要有流量,只能拼命烧钱,再给你赛马机制,谁烧的多好位置给谁。
    线下更夸张,某连锁便利店,如果你是小品牌,单品条码费一年就要几十万。某生鲜超市,对小品牌的提成高达 45%,生鲜哪来这么高毛利?所以大多数还是被割了韭菜。
    说来说去,小品牌越来越难,要想不被割韭菜,目前也只有两条路,要么去有红利的新平台,要么自己做网红,把流量成本降到最低。(@风中的厂长)

    2022-08-11

  • 知乎上有个讨论日本为啥不怕文化入侵的回答挺有意思。
    说大家都吃过咖喱饭,咖喱猪排……
    日本人甚至把咖喱饭当成妈妈的味道,还把咖喱连锁店开的到处都是,但仔细想想咖喱从制作到调味都和日本传统饮食无关,是地道的印度菜………
    也没人觉得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原来的和食被打压了,日本文化输了… ​​​(@顾扯淡)

    2022-08-11

  • 讲个事情。几个月前某天深夜,我们三个老兄弟在一起。大哥对二哥说,你投资一定要注意,远离那些每天负能量满满的。我没说话。老大继续说,我都统计过了,朋友圈和群里每天那样的,做啥都不行。投了他们就亏。切勿对号入座。但这段话太真实。分享一下。(@sniper-china)

    2022-08-11

  • 无聊 的时候来记得来 记不住 看看

    Copyright : jibuzhu.com

    蜀ICP备140043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