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世界都被调了二倍速,上个月还随处可见“张东升爬山”梗,这个月就都变成了许放炮陈养鱼梁海王,只剩下秦昊本人还在综艺节目上“我又爬山了”。没有人愿意等了,干什么都二倍速的着急,电视剧不愿意等更新要花钱超前点映,点映不了的也会流出送审样片。前几天看采访,99年的小糊豆说看到同公司成功了的前辈很羡慕,人家也比自己只大三岁。96年的小糊豆说年龄大了这是最后一次参加节目,以后估计干不了这行了。我想想自己的年龄又看看账户余额,算了。(@齐齐哈尔市倪萍) 2021-11-27
如果在你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就被人说“谢天谢地,你来了” ,那肯定都不是什么好事。 2021-11-27
结了婚的替单身朋友干着急,离过婚觉得别人的婚姻都是假相,生了孩子的觉得不生孩子都是自私,先工作的就觉得读研读博就是浪费生命,自由职业和创业者觉得上班族在出卖灵魂,买了房子的告诉别人砸锅卖铁买房子才是正经事。人啊,说到底都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所以才喜欢用拉人下水的方式找认同。(@史嘉莎) 2021-11-27
「同学,这个式子有三个未知数,要你因式分解,你们第一个想法是?」
『放弃』 2021-11-27
@GeniusVczh:虚渊玄在小池一夫的访谈中表示:给小孩看的剧情里应该有可怕、恶心……这样的内容才可以。要怎样面对恐怖、要依靠谁才好呢?故事要让小孩做出这样的思考才对。我认为教育小孩‘世界上没有黑暗’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西红柿鸡蛋汤来一碗:小时候看的电视剧有什么犯罪的拐卖小孩各种现实类,当时看完了挺害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很警觉,知道类似事件发生了怎么保护自己,现在的小孩压根不知道世界上有坏人,谈何保护自己呢…… 2021-11-27
许愿活到两百岁 朋友们都笑我
只有我妈说 那时候我就不在了 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2021-11-27
@银教授:月考排名本质上也是一种攀比,是考试能力的攀比。我感觉有些学生对学习本身并没有什么兴趣,考第一只是想说「我比你们都厉害嘿嘿嘿!」// @推特截图工:我当年经常被人欺负,谁欺负我,我就帮谁写作业。别人以为我以德报怨,实际上我在刷题,最终我如愿以偿去了杭二中,那几个混混职高也没上。 2021-11-27
两个男的关系好,体现在没事就互相问候。比如
“借点钱给我。”
“是本人?”
“cnm,我是你爹”
“[ok],要多少?” 2021-11-27
拉屎就是人生的缩影:
你吸收了什么,你就会还给世界什么;
越憋着越不好受;
有些时候你越用力,反而越难成事。 2021-11-27
鸡的身高相当于一个儿童的三分之一,而鸡的数量是人的3倍。
如果所有的鸡都三个一组叠在一起,它们就可以趁着万圣节出门要糖了。 2021-11-27
再等十年,青春也就过去了,人也就不年轻了,送别了长辈,自己的躯体也该开始修修补补了。如果要死前回忆好时光,既然接下来都是坏的,那好的都已经过完了,那现在就可以开始回忆了(@长寿哪吒) 2021-11-27
每次看到别人痛陈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我都会思考我爸妈会不会也偷偷抱怨他们的原生孩子 (@张批话) 2021-11-27
每次说中产标准都会有争议,这背后的核心关键在于中国太大了,不同城市的生活标准不一样。同样是20万收入,在小县城可以过的很舒服,在大城市就差点意思。还有就是主观上有些人对中产这个词的期待太高,老觉得中产就是高大上,其实美国家庭年收入2.4万美元以上就能算中产了,不是非要豪车游艇的。还有些人为了体现优越感,恨不得标准线正好划到自己脚跟前,比自己收入低的通通不算。这也反应了普通人的问题,没有全局观,对世界的认知只有自己看到听到的社交圈,顶多也就一两百人,然后偏执的认为全世界就应该以此为标准。 2021-11-27
成都太古里有点像拉斯维加斯,什么神经病非主流城乡结合部杀马特到了那地方看着也不那么奇葩了。 2021-11-27
怎么讲,感觉现在正常人太少了,很多人不明白,人是没有必要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的,所有东西越想表现就越刻意。年纪大了,越来越不喜欢那些乍一看很特别又或者网感满满、说话用词永远在最前沿,乍一看很吸引人但其实什么都不是的人了。真的,朋友,成为一个正常人就很好了。 (@天真淘气包) 2021-11-27
送领导茶叶,怎么说才能让领导知道茶叶很贵呢? 领导,这个茶叶够你判个无期了 2021-11-27
“tiktok是精神鸦片,川普打的是一场新鸦片战争。”这一大早的,明明失眠整夜却还是被笑精神了。 2021-11-27
高考结束了,有些家长来咨询要不要让孩子报考新闻及传媒专业。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辩证地看待,要视孩子具体的情况而定。最好先做一个亲子鉴定,如果确实是亲生的,就尽量不要。(@花匠鹦鹉) 2021-11-27
2021-11-27
1946年3月5日,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战后最著名的演讲《和平砥柱》(The Sinews of Peace),又称为《铁幕演说》(Iron Curtain Speech),由此揭开了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的序幕。在演讲中,丘吉尔赋予“英美特殊关系”以重要意义。 2021-11-27
分享一个你可能「知道会很多但没想到那么多」的数据:中国是全世界香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16 年消耗量占全球 41.9%,比第 2~15 名的国家消耗量加起来还多,约 2,350,500,000,000 支香烟。平均下来,一个中国吸烟者每天抽超过一包烟的量。 2021-11-27
大家仍在谈论那篇高考作文,其实那篇文章的全部意义,就是在一分钟的阅卷时间内,拼命向阅卷人发送一个讯息:“我来自一个不错的阶层,我接·触·过这些资源”。就像一个初次参加舞会的少女,误以为引人注意的方式,就是不伦不类地贴上所有冷门又昂贵的装饰。这在阅卷老师看来当然很可笑,却仍然给了高分,或许也有认出了这个阶层讯息,很容易就引发了同阶层共情,觉得这孩子家庭资源也许还行将来发展可能性较大的原因。(@旧常识) 2021-11-27
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自曝身世,母亲高中时未婚先孕怀的他,不愿意打胎,差点被开除,继父是四岁时收养的他,是一名一穷二白的古巴移民。贝佐斯白手起家圆了自己的美国梦,他这样的人没有背景也谈不上遗传,我觉得就是基因变异,平凡人家的孩子也有一定几率会成为大人物。这大概也是人类社会保持活力的原因,如果都是龙生龙凤生凤,穷人和富人迟早会进化成两个物种,那还有个卵意思。 2021-11-27
网上有一个段子,政俶燔典,政是嬴政,俶是开始,燔是烧,典就是书,意思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鲁迅先生当时就吐槽过,为什么不能说人话,非要写的让老百姓看不懂。虽然很多时候鲁迅先生是被网友恶搞,但这次真的是他说的。 2021-11-27
@纺织女工屠娇蕉:”性暗示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议题。有些人不明白——能接收到性暗示的神经其实是文化规训的结果。
举一个例子:对于B站影视区用户来说,开花和挤压水果是顶级性暗示。 2021-11-27